形容虚拟成为现实的四字成语

世外桃源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轻而易举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借古喻今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是非曲直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指某一事或某一人说话与行动的错与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忿世嫉俗
同“愤世嫉俗”。

超然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避世绝俗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钻故纸堆
故纸:指古籍。指一味钻研古籍而脱离现实。亦作“钻故纸”、“钻研故纸”。

心比天高
〖解释〗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梦幻泡影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好梦难成
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成现实。

超以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胡思乱想
胡:乱;随意。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形容毫无收益的思想。也作“胡思乱量”。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陈古刺今
借古讽今。

愤世嫉俗
愤:憎恶;不满;世、俗:指当时的社会现状;嫉:仇恨。指对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习俗表示愤恨与憎恶。多指人憎恨黑暗的社会和习俗。一般作谓语、定语。

玩世不恭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秀才造反
旧指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有所反抗、斗争。比喻软弱无力;难以成功。秀才:旧时一般儒生的泛称;造反:反叛朝廷。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象牙之塔
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用作贬义。常与“里”、“(之)中”等方位名词配合运用。一般作主语、宾语。

一瞑不视
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愤世疾俗
见“愤世嫉俗”。

借古讽今
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指假托古人古事来影射、讽刺、攻击现实;一般表示不满。常作谓语、定语。

纸上谈兵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意思

洞鉴古今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愤时疾俗
同“愤世嫉俗”。

贵耳贱目
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