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小学生青春的成语

姹紫嫣红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可用来形容各种艳丽的花。一般作谓语、定语。

瓜字初分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寸草春晖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比喻父母恩深情重;儿女难以报答。一般作主语、谓语。

春华秋实
华:古同“花”。春天盛开的花;秋天结的果。比喻文采和德行。有时也比喻学问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多用于比喻。一般作主语;分句。

风华绝代
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春意阑珊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春寒料峭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可形容春天来临之后;依然寒冷的天气。一般作谓语。

闭月羞花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一般作谓语。

奋发有为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楚楚动人
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

冰肌玉骨
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有时用来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一般作谓语、定语。

楚楚可怜
楚楚:指幼树纤弱的样子;可怜:可爱。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惹人喜爱。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含褒义。“可怜”不要作“值得怜悯”解。一般作谓语、定语。

步步莲花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多指很有才华的文艺家。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才华横溢的意思

才子佳人
才子:有文学才华的男人;佳人: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才学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旧时指才华杰出的男子与容貌秀美的女子。旧时多指有爱情关系或婚姻关系匹配相当的男女。多用于有婚姻爱情关系的才貌相当的青年男女。一般作谓语。

春意盎然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用来描写春天。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繁花似锦
繁:多;锦:织有花纹的丝织品。无数色彩鲜艳的花;好像漂亮的锦缎。形容百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也比喻美好的事物。一般作谓语、定语。

风花雪月
泛指四时景色。原指封建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四种对象。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诗文。也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恋爱的风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多作贬义。有时多用于比喻花天酒地的生活。一般作定语、宾语。

姑射神人
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叶山的得到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春回大地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春风得意
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多用来形容如愿以偿;心情欢畅。一般作谓语、定语。

春暖花开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用于良好的时机;美好的时光。一般作主语、分句。

初发芙蓉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风姿绰约
风:风度;绰约: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多用于书面;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出水芙蓉
芙蓉:荷花。刚露出水面的荷花。原比喻诗写得清新;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丽。也作“芙蓉出水”。现多指年轻女子;有时也指诗句清新。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联合式;作主语;指春秋佳景

风华正茂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多用来修饰年轻人;有作为的人。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粉妆玉琢
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形容女子妆饰白净

纷纷扬扬
纷纷:众多。扬扬:飘落的样子。形容雪、花、叶等飘落的样子。也形容杂乱地传扬;议论纷纷。多用于形容雪、花、叶等纷乱飘扬的景象;有时也用于形容杂乱的传扬;议论纷纷。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草长莺飞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联合式;作定语、分句;形容春天的景象

春色满园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作“满园春色”。多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也引申形容欣欣向荣的景象。一般作谓语;定语。

惨绿少年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偏正式;作宾语;指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齿少气锐
见“齿少心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