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心里的苦累的成语

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筋疲力尽
筋:筋骨;疲:疲劳;尽:完。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也作“力尽筋疲”。形容经过一番劳动;力气用尽;身体疲倦;用此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悲愤填膺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常用于仁人志士的正义之举;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行号卧泣
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

心力交瘁
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交:齐;瘁:过度的劳累。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柴毁灭性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参见“哀毁骨立”、“柴毁骨立”

不胜其苦
胜:禁得起。不能忍受那种苦楚

街号巷哭
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悲痛欲绝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多指亲人去世这类极其不幸的事情引起的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感情。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积劳成疾
劳:劳累;疾:病。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凡人长期操劳以致病倒;用此语。一般作谓语、分句。

捶胸顿足
捶:敲打;顿:跺。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用于人焦急、悲伤、悔恨、无可奈何的样子。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魂销目断
谓情思凄苦。

藉草枕块
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

积劳成病
〖解释〗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

目断魂销
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精疲力竭
竭:尽。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净尽。形容极度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常用于形容体力耗尽到极点;也指因劳累造成的精神疲惫。一般作状语。

呼天抢地
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形容极度悲痛时的情态。一般作谓语、定语。

触地号天
呼天抢地。形容悲痛之极。触地号天的意思

疲惫不堪
疲惫:极度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深。形容非常疲乏。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筋疲力竭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疲乏

悼心疾首
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疚心疾首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骨瘦如柴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形容极其消瘦。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精疲力尽
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大街小巷
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常与方位词“中”;“里”等连用。一般作主语、定语、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