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难过痛苦的四字成语

悲痛欲绝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多指亲人去世这类极其不幸的事情引起的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感情。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悲从中来
中:内心。指悲伤的感情从内心发出来

爱别离苦
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度或不及的地方。一般作主语;分句。

触物伤情
【出处】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解释】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惟有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故事】

踣地呼天
踣:仆倒。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悲天悯人
悲天:悲叹时世;悯:哀怜;悯人:怜悯众人。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人民表示怜悯。形容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有时含讽刺意味。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怆地呼天
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捶胸跌足
〖解释〗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愁眉泪眼
皱着眉头,掉下眼泪。形容愁苦悲伤的样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悲苦的样子

恻怛之心
见“恻隐之心”。

触目恸心
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捶胸顿足
捶:敲打;顿:跺。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用于人焦急、悲伤、悔恨、无可奈何的样子。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愁眉苦脸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用来形容发愁、苦恼、焦急不安的神情。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捶胸顿脚
见“捶胸跌脚”。

悼心失图
悼:哀悼,悲痛;失:失去,丧失;图:意图,主张。因内心哀痛而失去主张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张

苍生涂炭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创剧痛深
谓创伤大、痛苦深。

哀毁瘠立
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瘦瘠如骨骸支立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丧亲之悲痛

不知所出
①不知道从哪里来的。②不知道该怎幺办。

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补充式;作状语;指自鸣得意

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形容无意识的。一般作谓语、定语。

创巨痛仍
亦作“创钜痛仍”。谓创伤深重而悲痛长久。创巨痛仍的意思

楚囚相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用以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它变故,相对

剥肤之痛
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哀痛欲绝
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多指亲人去世这类极其不幸的事情引起的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感情。一般作定语、谓语。

捶胸跌脚
〖解释〗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黯然神伤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形容极度悲伤或忧愁。一般作谓语、定语。

哀感顽艳
哀:悲哀;感:感动;顽:愚拙;艳:慧丽。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现多形容文艺作品具备哀怨、感伤、古拙、绮丽的风格。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触目崩心
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摧心剖肝
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层见错出
一件件交错出现.

百般折磨
〖解释〗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用于伤感至极;情难自禁。一般作谓语、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