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文学的四字成语

不识之无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识字

势在必行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杀身成仁
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用作褒义。现用来赞颂愿为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的人。一般作谓语、宾语。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读书人

承先启后
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连动式;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

识字知书
谓有文化知识。

轻而易举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大慈大悲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有时用作讽刺。一般作谓语、定语。

立地成佛
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多用于否定说法;不能立地成佛;多指坏人;也指做事。一般作主语、宾语。

名正言顺
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逆理也讲得通。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见贤思齐
贤:有才德的人;齐;看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用于指追求进步。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内圣外王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大彻大悟
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得道多助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笔酣墨饱
〖解释〗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用作褒义。形容虚心求教。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黄金时代
指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也指经济、文化最繁荣兴旺的时期。含褒义。用于个人;也用于国家;集体。一般作宾语。

失道寡助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

匡衡凿壁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清静无为
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化干戈为玉帛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动宾式;作谓语;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紧缩式;作谓语;用于惊讶的场合

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博大精深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含褒义;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苦海无边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多用以劝诫。常与“回头是岸”连用。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少私寡欲
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

沐仁浴义
谓受仁义的熏陶。沐仁浴义的意思

功成身退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

回味无穷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用在回想过去的有意味或有趣味的事情上。一般作谓语;宾语;补语。

精卫填海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多用来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般充当谓语、定语。

普渡众生
众生:指人类和各种动物。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本是佛家语;后指救济大众。常用来形容佛家子弟。一般作谓语、定语。

回头是岸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比喻犯罪者如入苦海;只要能悔改;有觉悟;就有出路。有时与“苦海无边”连用。一般作谓语、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