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战争后场面的四字成语

兵拏祸结
见“兵连祸结”。

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多含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惨不忍睹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用来形容种种惨状以及恐怖的死状。一般作谓语。

成一家言
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出其不意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意料到。原指作战时;在对方料想不到或没有准备时;进行突然袭击。现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常用在乘人不备;施行突然袭击或采取使别人感到意外的行动上。并常跟“攻其不备”连用。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百战不殆
殆:危险。作战百次也不失败。形容每战必胜。用作褒义;形容每次作战;都能取得胜利。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发生冲突

猝不及防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突然;或采取的手段很突然;使人措手不及。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大张声势
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兵连祸结
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多用于持久的战争。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打草惊蛇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含贬义。多表示劝阻或否定的语气。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赤地千里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用于旱灾、虫灾等极其严重。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尘垢秕糠
尘:尘土;垢:污垢;秕:秕谷;糠:米皮。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联合式;作宾语;比喻卑微无用的东西尘垢秕糠的意思

暗渡陈仓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宝鸡市东;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①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亦比喻军事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②也比喻男女私通。多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常跟“明修栈道”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

城下之盟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多用于政治军事方面;有时省作“城下盟”。一般作主语、宾语。

兵慌马乱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赤膊上阵
赤膊: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阵:泛指战场。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的从事。也作“赤体上阵”。多含贬义。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一般作谓语、宾语。

大动干戈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兵戈扰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残兵败将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可用于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也可用来戏称比赛中失败的一方。一般作宾语。

倒戢干戈
见“倒载干戈”。

乘胜追击
乘:趁着。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

倒戈卸甲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大获全胜
战胜对方;取得全部胜利。补充式;作谓语;指取得全部胜利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刀枪入库
把刀枪都放进兵库里去。指没有战争;不用武备;也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常跟“马放南山”配合起来用。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单枪匹马
①作战时单身上阵;冒险直进。②比喻做事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也作“匹马单枪”、“单兵独马”、“单人匹马”。一般作主语、定语、状语。

霸王别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摧枯拉朽
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多指毫不费力地摧毁腐败势力;有时也用来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一般作谓语、定语。

跋前疐后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吊民伐罪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联合式;作谓语;指锄强扶弱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