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音乐经典的四字成语

巴人下里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

夫唱妇随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一般作谓语、状语。

东野巴人
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吹弹歌舞
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回肠伤气
见“回肠荡气”。

鼓吹喧阗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高歌猛进
高声歌唱;奋勇前进。形容斗志高昂;勇往直前。含褒义。形容情绪高涨;大踏步地前进。一般作谓语。

含宫咀徵
〖解释〗“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徵”。

凤箫鸾管
笙箫之类的吹奏乐。

荡气回肠
形容音乐或文辞婉转动人。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强烈。荡;摇荡。回;回旋。含褒义。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含商咀徵
〖解释〗“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

抚掌击节
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

歌舞升平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用作贬义。现多指粉饰太平。一般作谓语。

顿挫抑扬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鳌愤龙愁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繁弦急管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多种乐器同时演奏的情景

黄钟大吕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和谐。也作“洪钟大吕”。一般作宾语。

含商咀征
亦作“含宫咀征”。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

白雪阳春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多用于声音;也用于书信、情绪等。一般作谓语、定语。

含宫咀征
见“含商咀征”。

狗马声色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缠绵悱恻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用于悲苦的情感在心中萦绕郁结而无法解脱。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歌声绕梁
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黄钟毁弃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黄钟毁弃的意思

浩浩荡荡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一般用来形容水急速奔流的样子;也多指人流和规模广大。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度或不及的地方。一般作主语;分句。

顾曲周郎
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偏正式;作宾语;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长歌当哭
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形容借歌抒情。一般作主语、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