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到了六月的四字成语

暑雨祁寒
夏大雨,冬大寒。《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后以“暑雨祁寒”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挥汗成雨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兼语式;作谓语;形容人多

吴牛喘月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颗粒无收
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浃背汗流
同“汗流浃背”,形容十分惭愧或惶恐

五黄六月
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联合式;作主语、定语;指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飞霜六月
旧时比喻有冤狱。

汗如雨下
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汗出洽背
同“汗流浃背”。

桃红柳绿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联合式;作定语、宾语;泛指春天的景色

秋收冬藏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形容无意识的。一般作谓语、定语。

寒来暑往
寒冷的冬季来临了;暑热的夏日过去了。形容时间的不停流逝。比喻时间的更替、流失。一般作谓语、状语。

寸草不生
寸草:一点儿草;生:生长。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②亦形容灾情严重。含贬义。原形容灾情惨重。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热火朝天
火热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烧。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用作褒义。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火伞高张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赤地千里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用于旱灾、虫灾等极其严重。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六月飞霜
旧时比喻有冤狱。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有冤狱、冤情

汗出浃背
同“汗流浃背”。

汗流浃背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原形容惶恐出冷汗。现常指满身大汗。也作“汗流洽背”。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四时八节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季节

流金铄石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酷热

夏雨雨人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热气腾腾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用作褒义。现多用来形容场面或气氛的旺盛。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簟纹如水
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分寒暑

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联合式;作宾语、补语;指冬暖夏凉

五月飞霜
借指冤狱。五月飞霜的意思

烁玉流金
见“烁石流金”。

电闪雷鸣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联合式;作谓语,状语;比喻快速有力

冰天雪地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形容寒冷地带或严冬季节到处都是冰雪的景象。一般作定语、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