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唱歌声音大的四字成语

如雷贯耳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多用于客套话。一般作谓语、定语。

穿云裂石
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声音之激越

锣鼓喧天
喧:声音大。锣鼓的声音震天响。用敲锣打鼓来表示喜庆的意思。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万籁俱寂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多用来形容深夜的静寂无声。一般作谓语、定语。

震天动地
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形容声音极大;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一般作谓语、宾语、补语。

响遏行云
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用于指歌声、乐曲声等。一般作宾语、定语、补语。

山崩地裂
山崩塌;地开裂。多为地震所引起。原用来指灾难性的巨大事变。后比喻声势之大;变化剧然。形容声势巨大;发生重大的变化。一般作谓语。

天震地骇
〖解释〗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地动山摇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龙吟虎啸
吟:鸣、叫;啸:兽类长声吼叫。像龙一样长鸣;像虎一样咆哮。原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现多比喻吟诵的声音抑扬顿挫。也用以形容响声洪大;气势盛大。一般作定语、状语。

惊天动地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多用作褒义。形容事业伟大。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响彻云霄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响亮

吹吹打打
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振聋发聩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昭聋发聩
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雷霆万钧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多用来形容力量强大或声势浩大的事物。一般作宾语、定语。

无声无臭
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比喻默默无闻。一般作状语。

大吹大打
谓鼓乐齐作。

朗朗上口
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醍醐灌顶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掷地有声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敲锣打鼓
①谓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如雷灌耳
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呜呼哀哉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多含嘲讽、诙谐意味。一般作谓语。

鼓乐喧天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声如洪钟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夜深人静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形容半夜以后人声寂静。一般作分句、定语。

鼓乐齐鸣
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震耳欲聋
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形容声音特别大;几乎把耳朵震聋了。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装聋作哑
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装聋做哑”。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装聋作哑的意思

醒聩震聋
犹言振聋发聩。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人声鼎沸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多比喻人多声音嘈杂。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撼天震地
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发人深省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多用于讲话或文章;也用于其它。一般作谓语、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