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己一个人走路的四字成语

步履蹒跚
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暴风骤雨
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常形容迅疾而猛烈的风雨或群众运动。常和“急风暴雨”通用。一般作主语、宾语。

蹑手蹑脚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多用来形容走路的为了避免惊动别人或被别人察觉而把脚步放得很轻。一般作谓语、状语。

东踅西倒
形容行走艰难。

扭扭捏捏
形容走路故作娇态或有意做作。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爽快、不大方。

藏踪蹑迹
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寸步难移
见“寸步难行”。

东倒西歪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蹿房越脊
旧小说多用来形容侠客、盗贼等跳上房顶,在上面飞快地行走。

风驰电掣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常跟比况助词“般”、“似”、“的”组成比况短语;多用于书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步履维艰
步履:行走;维:文言句首中助词;无实义;艰:困难。行走十分困难。也作“步履艰难”。一般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行动不便。一般作谓语。

匪匪翼翼
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矩步方行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如蹈汤火
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如蹈汤火的意思

快马加鞭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用于褒义。多用于做事;力求更快;也可指骑马奔驰。一般作谓语、状语。

高视阔步
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概不凡。也形容傲慢看不起人的神气。用作贬义;表示极其傲慢;看不起人;走路时目中无人的神情。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道而不径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龙行虎步
行走的姿态像龙那样威武;像老虎那样矫健。多形容人的举止行动威仪庄重;如龙虎不凡。旧时指帝王的仪态。一般作宾语、状语。

举止言谈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三步两脚
快速行走貌。

独行踽踽
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

鹅行鸭步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紧缩式;作宾语、定语、补语;比喻步行缓慢

大摇大摆
走路时身子摇摆;乱晃。形容举动无所顾忌;扬扬自得的样子。用来形容人或动物走路时的模样。一般作状语。

分花拂柳
见“分花约柳”。

平步青云
平:平稳;稳当;步:行步;走上;登上;青云:青天。比喻官位很高。比喻一下子轻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旧时用以形容科举及第;或陡然富贵。多用于一朝得志;事业成功;或从很低的职位;升到很高职位方面。一般用作谓语、定语、状语。

大步流星
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飞快。只用于走路;不适合用于奔跑。一般作状语。

东摇西摆
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缓步代车
缓:舒缓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跋山涉水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适用于翻山过海走长路时。一般作谓语、状语。

巴山越岭
巴:攀援。攀山过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分花约柳
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高步云衢
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动宾式;作谓语;指官居显位

健步如飞
健步:走起路来很有力量;速度很快。步伐矫健;快得像飞。形容行走迅速。用来形容步伐快。一般作谓语、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