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古代战争的成语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倒戈卸甲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惨不忍睹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用来形容种种惨状以及恐怖的死状。一般作谓语。

乘胜追击
乘:趁着。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

乘虚而入
虚:空隙。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也指趁着空虚或虚弱的地方侵入。也作“乘间而入”。多用于军事;有时也用于其它。一般作谓语。

出谋划策
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常用来指为人想办法;出主意。一般作谓语。

伐罪吊人
见“伐罪吊民”。

兵拏祸结
见“兵连祸结”。

兵连祸结
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多用于持久的战争。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刀枪入库
把刀枪都放进兵库里去。指没有战争;不用武备;也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常跟“马放南山”配合起来用。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城下之盟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多用于政治军事方面;有时省作“城下盟”。一般作主语、宾语。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发生冲突

打草惊蛇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含贬义。多表示劝阻或否定的语气。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大动干戈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兵慌马乱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戈扰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乘人之危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伐罪吊民
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伐罪吊民的意思

黩武穷兵
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出奇制胜
奇:奇兵;计;制胜:夺取胜利。①原指作战时运用奇兵或奇计;出敌人不意;制服敌人。②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外的办法获胜。含褒义。一般用于军事上;也可泛指用奇妙的、使人意想不到的策略或方法取胜。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赤地千里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用于旱灾、虫灾等极其严重。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暗渡陈仓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宝鸡市东;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①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亦比喻军事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②也比喻男女私通。多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常跟“明修栈道”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倒载干戈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倒戢干戈
见“倒载干戈”。

吊民伐罪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联合式;作谓语;指锄强扶弱

霸王别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残兵败将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可用于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也可用来戏称比赛中失败的一方。一般作宾语。

大惊失色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常与“不觉”;“不由的”等词连用;表示下意识的表情;而不是形体动作。一般作谓语、补语。

大获全胜
战胜对方;取得全部胜利。补充式;作谓语;指取得全部胜利

趁火打劫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含贬义。用于趁别人有危险的时候去捞好处。一般作谓语。

百战不殆
殆:危险。作战百次也不失败。形容每战必胜。用作褒义;形容每次作战;都能取得胜利。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按捺不住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表示人的各种复杂的感情控制不住;终于表露出来。一般作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