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思想的四字成语

呆头呆脑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一般作状语。

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有时跟“下笔成文”连用。一般作谓语、状语。

持之以恒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多用来表示人长久不变的意志;跟“锲而不舍”;可以通用或连用。一般作谓语、状语。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百虑一致
〖解释〗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拨云睹日
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亦作“拨云见日”、“拨开云雾见青天”、“披云雾,睹青天”。

打破迷关
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别开蹊径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别开蹊径的意思

词不达意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含贬义。用在说话或写作方面。一般作谓语、宾语。

道学先生
〖解释〗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大彻大悟
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用作贬义。用于工作、生产和写文章等方面。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大智若愚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指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谦虚谨慎。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抱残守阙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

臭肉来蝇
腐臭的肉招来苍蝇。比喻自己的思想作风有问题,就会招致坏人的引诱。

多愁善感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一般作谓语、定语。

滴水穿石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一般作谓语、状语。

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往往表示对一件事既感到疑惑;又感到不满。有时用于质 问的 场合。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斗志昂扬
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含褒义。用来形容人的精神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波谲云诡
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变幻不定,难以捉摸

初生牛犊不怕虎
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一般用来形容年轻人初入社会敢作敢为、无所畏惧或不知危险。一般作定语、补语、分句。

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

变心易虑
改变思想;改变打算。

道不相谋
谓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登高望远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除旧布新
布:安排;展开。废除旧的;建立新的。也作“除旧更新”。用于指革新。一般作谓语、定语。

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形容无意识的。一般作谓语、定语。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别具慧眼
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比喻某人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博大精深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含褒义;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