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模仿代表的成语有哪些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兼语式;作宾语;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照猫画虎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兴风作浪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作:兴起。用作贬义。比喻制造事端的坏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画虎成狗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画虎类犬
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含贬义。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一般作谓语、定语。

不伦不类
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比喻不规范;不成样子。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含贬义。比喻机械地照搬模仿;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忘却了。也作“学步邯郸”。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用于善于模仿别人行为的人。一般作谓语、状语。

张冠李戴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用作贬义。比喻无意中弄错了事实或对象。一般作谓语、状语。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莫辨楮叶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叶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乱真。

鹦鹉学语
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破釜沉舟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现常用来形容做事决心很大。

照葫芦画瓢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范水模山
比喻效法模仿他人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惟:语气助词。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以假乱真
以:用;乱真:使真的东西混乱;与假的掺杂在一起分不清。用假的东西来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掩耳盗铃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含贬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瓜田李下
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常常构成“有……之嫌”的格式;故有“瓜李之嫌”的说法。一般作主语、定语。

步人后尘
步:踏;踩;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踩着人家脚印走。比喻追随;沿袭别人。比喻走别人走过的路;没有创新。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学步邯郸
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画虎类狗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刻鹄类鹜
刻:刻画;鹄:天鹅;类:似,象;鹜:鸭子。画天鹅不成,仍有些象鸭子。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连动式;作宾语、补语;比喻仿效失真,适得其反

亦步亦趋
亦:也;步:行走;趋:快走。原指学生紧紧追随老师;后来形容处处模仿或一味地追随他人。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亦趋亦步
见“亦步亦趋”。

重规迭矩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重规迭矩的意思

优孟衣冠
春秋时楚国艺人优孟善于滑稽讽谏;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很穷;优孟穿着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模仿孙叔敖的神态动作;楚庄王终于感悟;封赠了叔敖之子。后指登场演戏;也指假扮成古人或模仿别人。一般用作书面语言;含贬义。一般作宾语、定语。